“五金”建设

背景介绍

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提出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基建 “五金” 理念,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且全面的战略框架。

“金专” 是核心引领,优质专业如同灯塔,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。专业设置紧扣时代需求与产业变革,才能确保所育人才契合社会发展的脉搏,避免教育资源的错配与浪费,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,为各行业输送精准对口的专业人才。

“金课” 是关键载体,以创新的教学内容、多元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打造的金课,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与低效。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,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,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深度探索而非浅尝辄止,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与能力。

“金师” 是根本保障,优秀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,更要具备高尚师德与先进教育理念。他们能够因材施教,运用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智慧启迪学生心灵,引导学生成长,是知识的传播者、灵魂的塑造者,其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持久。

“金地” 是重要支撑,现代化的教学场地与设施,无论是实验室、实训基地还是智慧教室,都为教学实践与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。在这里,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开展探索性学习与研究,提升动手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“金教材” 是知识源泉,高质量教材整合前沿知识、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,内容系统且具启发性。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,也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,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,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文本基础。

“五金” 理念相互关联、相辅相成,共同构建起现代教育体系的坚固大厦,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、复合型人才,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
服务流程

服务流程阶段
具体工作内容参与人员时间安排成果输出
需求评估阶段与职业院校沟通,了解现有五金专业教学资源、师资、实训设施及学生情况;对五金行业开展调研,分析行业趋势与企业人才需求项目团队成员(教育专家、行业技术骨干、调研专员等)第 1 - 2 周院校专业现状报告、行业调研报告
方案定制阶段组建项目团队,依据 “五金” 理念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;与学校沟通修改方案直至达成一致项目团队成员、学校相关领导与教师代表第 3 - 5 周职业教育 “五金” 项目服务方案
项目实施阶段金专建设:协助专业调研与论证,更新课程体系
金课开发:组织教师培训,开发数字化资源,搭建教学平台
金师培养:安排教师实践与培训,拓展兼职教师渠道
金地建设:参与规划设计,监督施工,采购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
金教材编写:组织编写或推荐教材,建立更新机制
教育专家、行业专家、课程设计人员、技术支持人员等第 6 - 20 周优化后的“五金”专业课程体系、开发完成的金课资源与教学平台、教师培训与实践成果记录、建成的实训基地及设备清单、编写或选定的“金教材
效果评估阶段收集学生学习成果、教师教学反馈、企业评价等信息;量化与定性分析评估项目成效;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服务方案项目团队成员、学校相关人员、企业代表第 21 - 24 周项目效果评估报告、优化后的服务方案


服务内容

1.专业建设服务

提供对应专业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,为学校专业调整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协助学校制定符合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明确专业定位、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等关键要素。

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,引入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,开发特色课程模块,如智能制造、绿色表面处理技术等,增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。

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评估机制,定期对专业的课程设置、教学效果、学生就业情况等进行评估与反馈,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策略,确保专业始终保持竞争力。


2.师资队伍提升服务

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,根据教师的不同教龄、职称和专业背景,设计个性化的培训与成长路径。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、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,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。

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,参与企业生产实践、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,帮助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验,提高实践教学能力。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成果转化机制,鼓励教师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。

协助学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,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骨干、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。负责兼职教师的招聘、选拔、培训与管理工作,确保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开展教学工作,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。


3.课程资源开发服务

组建课程开发团队,联合学校教师和行业专家,共同开发专业优质课程资源。包括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、电子教案、课件、教学视频、习题库等,使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案例,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。

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,将开发的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,实现课程资源的校内共享与校际交流。提供平台的运营与维护服务,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资源的及时更新。

开展课程资源应用培训,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,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。同时,收集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反馈,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内容和形式。


4.实训基地建设服务

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规划与设计,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、专业设置和学生规模,合理划分实训基地的功能区域,如教学实训区、生产加工区、产品展示区、技术研发区和创新创业区等,确保各区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,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。

协助学校制定如实训设备采购计划,根据实训教学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,推荐先进的加工设备、检测仪器等,并提供设备采购的技术咨询和商务谈判支持。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、验收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。

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,制定设备操作规程、安全管理制度、学生实训守则、教师指导规范等,加强对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。探索实训基地的市场化运营模式,开展对外培训、技术服务等业务,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。


5.校企合作促进服务

帮助学校拓展与五金行业企业的合作渠道,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。协助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、课程开发、实训基地建设、技术研发、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。

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,如订单培养、现代学徒制、工学交替等模式的落地实施。协助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,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。

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,定期组织校企双方开展交流活动,如企业进校园宣讲、学校教师进企业参观学习、校企合作论坛等,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、资源互补和文化融合。

留言

姓名*

电话 *

学校名称

您的需求

留言